逆行抗疫夏正盛,歸來無恙已是秋。十月八日,集安百姓盼回了馳援西藏日喀則的醫護英雄——集安市醫院檢驗科劉洋,家鄉人民歡迎“抗疫英雄”回家。
4000米雪域高原,43個日夜,1032個小時……劉洋和通化地區67名醫護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線晝夜奮戰,堅守“缺氧不缺精神、艱苦不怕吃苦、海拔高境界更高”的援藏信念,與受援地各族干部群眾同心同力構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疫屏障。
無懼“高反”,他在西藏與病毒賽跑
剛接到援助西藏的通知,劉洋主動報名,五歲的孩子給他加油,用稚嫩的聲音說:“爸爸,早點回來,注意安全”。
當踏上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,他出現了“高原反應”——頭暈腦脹,乏力氣短。西藏溫差大,紫外線強,他努力克服時差和水土不服等困難,盡快投入工作狀態。在桑珠牧區工作時,他突發腎結石,腰疼的直不起腰,可藥品很緊缺,他只能靠喝水,采取蹦跳的形式將結石排出來。核酸檢測需要24小時進行,整個檢樣過程一點都不能停,從下午進入氣模實驗室,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出實驗室,不能吃東西,不能喝水,喘不過氣,做完一千多個標本,脫下防護服、摘下面罩,倍感乏累,口唇開裂,但疲憊的面容背后是他與病毒的賽跑、對生命的負責。
無悔“逆行”,牧民給他更多感動
經過四十多天的核酸檢測,和牧民建立了很好的關系,臨行前,拉孜縣和日喀則領導為他送上哈達。出發當天,早上六點多鐘的日喀則天還沒亮,很多群眾出來歡送,馬路邊站滿了牧民,濕潤著眼眶送了很遠,警車開道,車經過的地方交警敬禮,那一刻,他覺得付出多少辛苦都值得。
白衣執甲,丹心為矛,他在藏族同胞危難之時挺身而出;戰時無畏,歸來無恙,家鄉人民欽佩你們逆風而行,以你們為傲。